計量泵工作原理主要是由動力驅動、流體運輸和調整控制三部分構成。動力驅動設備經過機械聯桿系統推動流體運輸隔膜完成往復運動:隔膜(活塞)于沖程的前半周將被運輸流體吸入并且在后半周將流體流出泵頭;因此,更改沖程的往復運動頻率或每回往復運動的沖程長度就可以達至調整流體輸送量之目標。精密的加工精度確保了每回泵出量從而完成被運輸介質的精密計量。
計量泵的應用及選型
計量泵在水處理領域應用較為廣泛性,例如:
(1)工業水處理:冷卻塔及鍋爐循環水處理加入阻垢劑、防腐劑等;
(2)工業廢水處理:絮凝氧化劑消泡PH調整;
(3)電廠水處理:鍋爐爐內水處理、爐外水處理。
齒輪計量泵是一種用來運輸特殊液體的設備,隨著科技的發展,被人們廣泛的應用于社會的各個角落。但是我們在進行安裝齒輪計量泵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好管路的安裝,才能保證設備的正常工作,那么我們該如何安裝齒輪計量泵的管路呢?
1、我們在安裝的時候,一定要防止管道內液體受到突然加速而引起管路震動排出端流體,由于慣性阻力,在泵運行開始瞬間,會對管路產生脈動撞擊力,這樣就會嚴重損壞設備,所以我們在安裝的時候一定要安裝脈動阻尼器,增大出口端管路直徑并縮短出口管路的長度,這樣才會防止設備的損壞。
2、由于管路中液體的流動慣性,影響止回閥的正常工作,使止回閥失效,從而導致泵的流量過大,不穩定,每當吸入端負壓不足或者管路過長,都有可能產生這種現象。所以我們就要安裝脈動阻尼器和背壓閥,盡量縮短進出口管路的長度。
我們在安裝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好齒輪計量泵的管路問題,只有解決好了齒輪計量泵的管路問題,才能使設備的運行變得,從而使設備正常工作。
為使軸承充分發揮并長期保持其應有的性能,必須切實做好定期維護保養(定期檢查)。通過適當的定期檢查,做到早期發現故障,防止事故于未然,對提高生產率和經濟性十分重要。
一、清洗 將軸承拆下檢查時,先用攝影等方法做好外觀記錄。另外,要確認剩余潤滑劑的量并對潤滑劑采樣,然后再清洗軸承。
1、軸承的清洗分粗洗和精洗進行,并可在使用的容器底部放上金屬網架。
2、粗洗時,在油中用刷子等清除潤滑脂或粘著物。此時若在油中轉動軸承,注意會因異物等損傷滾動面。
3、精洗時,在油中慢慢轉動軸承,須仔細地進行。
通常使用的清洗劑為中性不含水柴油或煤油,根據需要有時也使用溫性堿液等。不論用哪種清洗劑,都要經常過濾保持清潔。清洗后,立即在軸承上涂布防銹油或防銹脂。
二、檢查與判斷 為了判斷拆下的軸承能否重新使用,要著重檢查其尺寸精度、旋轉精度、內部游隙以及配合面、滾道面、保持架和密封圈等。關于檢查結果,可由用慣軸承或精通軸承者進行判斷。判斷的標準根據機械性能和重要度以及檢查周期等而有所不同。如有以下損傷,軸承不得重新使用,必須更換。
1、軸承零部件的斷裂和缺陷。
2、滾道面物滾動面的剝離。